葡萄酒展览会 Wine China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rotator.
 
 
 
 
 
 
 
 
 
 
 
 
 
 
 
 

 

您当前当前的位置:首页相关新闻
 

 

渤海湾:中国第三大葡萄酒市场商业圈

 

来源:中国红酒网 作者:董树国

  中国葡萄酒市场在经过近10年的努力发展后逐渐走向成熟,市场格局发生向好的转变,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逆势而上,显得尤为坚挺。国外酒庄酒商们纷至沓来,涌动出一幅灿烂的景致,在中华大地上空前的如火如荼。大家认可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葡萄酒市场中心,其实已经悄然延展,诸多信心十足的商家们(尤其进口酒商家)除了进攻二线和三线城市外,并跃跃欲试地向着环渤海湾地区进行各种形式的“探访式攻略”,以期尽早占领制高点,就这样,中国第三大葡萄酒市场商业圈浮出了水面。

  环渤海地区沿海港口由辽宁沿海、津冀沿海和山东沿海三大港口群组成。渤海湾,作为中国雄鸡版图的“脖颈”要冲,中国大北方的海上窗口,其位置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其整个环渤海沿岸如同一条黄金链,串起一个又一个闪光的城市:威海、烟台、东营、黄骅、天津、秦皇岛、葫芦岛、锦州、营口、大连……,分别倚靠山东、河北、辽宁三省及两个直辖市。其不同的区位交通优势、环境效益优势、对外开放优势、经济发展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历史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葡萄酒文化优势等,都为开垦巨大的葡萄酒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里仅择重而论,环渤海葡萄酒市场的前景已足洞悉。

  沿海城市众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之所以这样看重沿海交通,是因为沿海口岸是国外产酒国大批量向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唯一渠道,也是国产葡萄酒出口的重要途径。如果北方商家选择从珠海、广州、深圳、上海等南方港口城市泊岸清关,对拓展中国北方市场会增加太多的长途陆运成本及其他成本,且环渤海湾这些港口城市由于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已然成为北方商品货物最重要的集散地,其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巨大的输送能力,完全适用于葡萄酒大规模流通的需要。下面我们列举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比如天津,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不仅毗邻首都,还是中国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从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和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至今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货物吞吐量达到了2.48亿吨,位居世界十强。而天津的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从陆路看,天津铁路枢纽交织了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公路更是四通八达。天津除了自身城市葡萄酒市场巨大的潜力外,并直接伸向初步形成的京津冀都市圈,这个扇形的辐射网将为葡萄酒的运输和业务关联起到以点到面的连锁作用。

  这个巨大的“京津冀都市圈”位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位置,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沧州、保定、廊坊、唐山、张家口、秦皇岛、承德等八个城市,是以京、津为双核心,以石家庄为次核心,以京、津双核为主轴,以北京-唐山-秦皇岛和北京-保定-石家庄为两翼,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镇体系。这个都市圈又是首都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所形成的津冀港口群是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也是我国北方地区资源外运和物资进出的主要出海口,已经成为华北、西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首都区位优势的主要窗口。天津港是津冀港口群的重要港口,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依托。目前,天津已经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立体式的、综合性的现代化运输网络。

  再说大连港。这个终年不冻的港口始建于1899年,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最大的综合性商港,是中国主要国际贸易港口之一,主要承担大连市和东三省、内蒙东部及东北部地区内外贸物资和旅客运输任务。哈大铁路正线与东北地区发达的铁路网连接。公路有全国最长的区域性高速公路沈大高速与东北地区的国家公路网相连接。经东北铁路网和公路网,大连港还联接着俄罗斯和朝鲜,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为欧亚大陆桥的起点。

  大连港年货物吞吐量1.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5万标箱,空港、货邮吞吐量也有惊人的发展,现在已经有80多条航线,其中以大型班机为主的国际、国内航线25条,国内可通航的城市31个,国际航线可达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欧洲和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公路总里程4451公里,实现了大连、沈阳、北京、长春、哈尔滨之间的高速公路连接。尤其是刚刚全线贯通的辽宁环黄渤海滨海公路1440余公里,大连就占了59%。在地图上形成一个斜"Z"字形,东端起自丹东市,途经大连、营口、盘锦和锦州,西至葫芦岛市县,将辽宁沿海5座城市连为一线。正是因为有了这条环黄渤海滨海公路,再加上铁路的通达,整个辽宁乃至东三省串联在一起。作为中国东北区域的海上门户,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将会别开生面。

  据《环渤海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显示,以大连和营口港为主的辽宁沿海港口群是东三省和内蒙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口岸;以天津和秦皇岛为主的津冀沿海港口群是京津和华北地区以及我国北方能源物资和原材料进出口岸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的山东沿海港口群是山东省和华北中南部及中原地区内外贸物资运输口岸。2005年,环渤海地区港口吞吐量为11.5亿吨,占全国沿海港口总量的39.3%,“十五”时期年均增速高达19%。

  关于烟台、青岛、秦皇岛、锦州、营口……等一些港口城市的水路公路交通优势无需再赘述,“要想富,爱交通”,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是葡萄酒进出口运输通畅的有利保障,也是经济迅速发展和葡萄酒集散必须的措置条件。

  物华天宝,葡萄酒“群众基础好”

  所谓物华天宝,是指万物的精华,天然的宝物。酿酒葡萄在环渤海地区就是这样的精华和宝物。这里的气候、土质和阳光,上苍特别的关爱,成就了中国葡萄酒的昌黎产区、胶东半岛产区和天津葡萄基地。其灿烂的葡萄酒历史和文化,为葡萄酒认知、推广和销售都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一年一度的“昌黎国际葡萄酒节”和“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天津葡萄酒节”更是对葡萄酒文化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昌黎产区有着三百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素有“花果之乡”美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被国家轻工业部定点为引种国际优质干红葡萄并研制开发高档干红葡萄酒基地,并由轻工业部发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郭其昌主持开发研制出中国第一瓶高档干红葡萄酒。经过多年的努力,昌黎形成了集酒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橡木桶生产、干红酒瓶制造、彩印包装、葡萄酒学校、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奠定了全国领先的地位。

  昌黎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2007年就已经达到3333公顷,年产量5万吨。全县有大大小小的葡萄酿酒企业40多家,年加工能力14万吨,灌装能力14万千升。先后涌现出了“朗格斯”、“华夏长城”、 “地王”、“越千年”、“茅台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以县域为单位,昌黎县酿酒葡萄基地面积、干红酒生产能力、干红酒出口量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昌黎干红”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地域品牌,在中国葡萄酒行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0年,昌黎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葡萄酒城”。2002年,昌黎葡萄酒成为国内葡萄酒行业第一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4年,国家葡萄•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昌黎。同年,昌黎葡萄酒产业成为“河北十强特色产业”。

  预计到2010年,昌黎将力争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000公顷,年产量达到13万吨;年葡萄加工能力达到18万吨,灌装能力达到20万千升,葡萄酒产量达到15万千升,出口量达到1万千升,实现产值28亿元,利税7亿元,逐步形成以干红酒为主,干白、桃红、白兰地、香槟、果酒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最终将昌黎建成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基地。

  天津在我国葡萄酒产业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2004年天津的葡萄酒产量仅排在山东、河北之后,位居全国第三;税金和利润,均位居全国第二。天津的生态条件适宜优质葡萄酒原料的生产,特别是盐碱地造就的个性酒,以汉沽所产玫瑰香葡萄为原料的干白葡萄酒深受消费者欢迎。天津地区的葡萄基地主要分布在天津蓟县、汉沽等地,为渤海湾半湿润区,这里的土质为稍粘重的滨海盐碱土壤,矿质营养丰富,有利于香气的形成和色泽形成。目前天津等地栽植的葡萄品种多为赤霞珠、梅鹿辄、品丽珠、贵人香、霞多丽、白玉霓、玫瑰香等酿造红、白干酒的名种。

  拥有“中国玫瑰香葡萄之乡”美誉的汉沽区茶淀,在2006年成立了中国首家中西酒文化葡萄酒博物馆。天津葡萄酒产区以行业巨头“王朝”为代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如孟庄园、施格兰、大唐开元、吉阳等。单孟庄园依托燕山,背靠渤海,就建有5万亩葡萄园,成为集田园观光、葡萄采摘、手工酿酒、葡萄酒文化博物馆、特色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在中国,葡萄酒最大的产区该属胶东半岛了。胶东半岛三面环海,气候良好,四季分明,由于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其与法国的波尔多、西班牙的西西里等主要葡萄产区纬度相同,属我国优秀的酿酒葡萄产地—— 渤海和黄海湾产地的南部产区,有东方“波尔多”的美誉。在温度方面,半岛西部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沿海高于内陆,其中部是高温区。主要产地分布在大泽山、莱州、龙口、招远、蓬莱、福山一带。特别适合晚熟、极晚熟酿酒品种的栽培,以意斯林、赤霞珠、法国蓝、白玉霓以及白羽、佳利酿等为主。

  尤其胶东地区的烟台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和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是我国近代葡萄酒工业的发祥地,早在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就在此创建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因为巨头张裕,中国第一次有了举世公认的葡萄酒。

  悠久的葡萄种植和百年的酿酒史所积淀的栽培技术、管理经验和精湛的工艺是烟台不可多得和其他产区没有的宝贵财富,为烟台葡萄酒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从1999年开始的“国际果树博览会”和2007年“首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的连续成功举办,使烟台成功吸引了世界众多国家的关注。

  1988年烟台市被国际葡萄酒局授予“国际葡萄酒城”称号,继而,烟台打出了三张王牌,“宜居”“宜创”“宜休闲”,为招商引资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近年来,烟台葡萄酒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海内外葡萄酒企业云集烟台。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荷兰、菲律宾、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络绎而来兴办合资或独资葡萄酒企业,落户烟台,建立基地。国内先后有中粮长城、天津王朝、古井集团、北京金六福、新天国际、青啤集团、大红鹰等著名企业也在烟台投资兴办了葡萄酒企业。

  目前烟台有葡萄酒生产企业近百户,葡萄酒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烟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酒的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烟台张裕、龙口威龙、烟台中粮长城为龙头的葡萄酒企业群体。使葡萄产业成为烟台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胶东经济发展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说葡萄和葡萄酒,既然谈到胶东半岛的烟台,就不得不说青岛。青岛虽然地理位置上处在黄海之滨,但据前面提到的“《纲要》”中,同样把青岛和日照都规划到这“环渤海地区”的建设之中,加之同在胶东半岛产区,其在葡萄酒生产及文化普及上功不可没。

  青岛是国家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作为风光名胜之地和经过奥运会洗礼的城市,总会吸引全世界关注的目光。青岛所处的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的GDP总量甚至已接近整个东北GDP的总和,也接近整个西南GDP的总和,比整个西北要多近一倍。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足以支持,客观上也要求有一座实力更为强大,功能更为完备的城市,以整合山东省的经济资源,使山东省的整体经济运转得更有效率。青岛又是在整个沿黄流域里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也是整个沿黄流域最主要的出海口,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优势条件。

  在青岛的历史上,葡萄酒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德国商人克劳克创建了青岛市第一家葡萄酒厂——青岛葡萄酒厂。青岛葡萄酒近百年来带给青岛人的葡萄酒情结早已根深蒂固。随着近些年华东葡萄酒在青岛的崛起,特别是华东百利酒庄的创建,以及华东对外宣传中一直贯穿始终的“品种”、“产地”概念,更多的人们知道了赤霞珠、霞多丽、意斯林,也知道所谓的产地品种葡萄酒是怎么回事。这些都为葡萄酒的消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大促进了本地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成熟,特别是进口葡萄酒消费的领域。

  消费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繁荣了餐饮行业以及夜场。餐饮行业主要进一步扩大了国产品牌,特别是本地品牌的消费。在青岛,华东葡萄酒几乎占据了餐饮渠道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市场份额。而青岛越开越多的西餐厅和酒吧,主要还是进口葡萄酒和烈酒的天下,丰富的夜生活是葡萄酒消费的另一个主要增长点。
 
  就在上月,青岛市政府规划的延安一路“红酒坊”建成,葡萄酒特色一条街正式开业了,吸引了华东、卓维浓、半岛酒业、青岛中糖、骏德酒业等多家企业入驻,成为青岛市的又一个重要景点和葡萄酒推广平台。这对于促进葡萄酒文化的传播、葡萄酒消费理念的深化有强大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市场繁荣的最根本因素。据悉,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强势推动下,青岛市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人均收入的提高,外来人口的涌入,对与本地市场有极大的推动。同时,青岛地区拥有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一些企业也开始涉足到葡萄酒领域当中。

  无论是昌黎产区、胶东半岛产区,还是天津产区,因为本土葡萄酒及其文化的销售与推广,都为环沿海地区消费者浸渗了一种葡萄酒文化理念,说通俗一点,就是这一大区域的“葡萄酒消费和认识度,群众基础好”。是的,“群众基础好”意味着市场前景不可限量,不过,这里我还没有罗列泛渤海湾地区的一些产区,比如河北沙城葡萄酒产区、吉林通化葡萄酒产区和北京京郊葡萄酒产区,以及无以计数的进口葡萄酒酒业公司与专卖店,他们又该对环渤海湾地区葡萄酒的认知和消费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这里,话题可以稍稍回应前面。

  环渤海一些港口城市面向世界的水路交通为葡萄酒的进出口带来了便利是无疑的,而根据港口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其放射状的辐射能力,所链接临近的内陆城市的陆路交通网更是天地广阔。

  环渤海地区区域公路运输枢纽是依托区域高速公路网,位于重要节点城市,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机的衔接,具有重要交通集散功能的公路运输中心,包括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重要的区域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据资料,环渤海地区区域公路运输枢纽将由36个城市组成,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锦州、阜新、丹东、辽阳、营口、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张家口、邯郸、廊坊、沧州、承德、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临沂、泰安、东营、济宁、威海、日照、德州、荷泽、聊城、滨州。

  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七个城市是对区域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带动作用的综合运输枢纽。

  ——以大连港和营口港为主的辽宁沿海港口群成为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口岸,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重要支撑。
  
  ——以天津港和秦皇岛港为主的津冀沿海港口群连接华北及西北部分省区,以京津冀都市圈和滨海新区为依托,成为京、津和华北地区及京包、京秦、神黄铁路沿线地区外贸物资和能源物资、原材料运输的主要口岸及上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以烟台港、青岛港和日照港为主的山东沿海港口群与山东省和华北中南部及中原地区、陇海铁路沿线部分地区等广阔腹地相连,成为山东省建设外资企业密集、内外向经济结合、带动力强的新经济增长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依托,并为华北中南部及中原地区、陇海铁路沿线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不难思辨,除水路、陆路之外,还有航空物流编织的运输网络,已然形成环渤海湾巨大的葡萄酒营运通路。

  在庞大的交通网支撑下、在产区历史悠久的葡萄酒文化长期浸渗下、在沿海城市和省会直辖市这些超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在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中、在国家政策和形势稳定的大局下,环渤海湾地区,一定会成为中国第三大葡萄酒市场商业圈。
 

 

中国北京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 Wine China Expo 网站版权所有:北京金万洲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10-64416542 E-mail:info@winechinaexpo.com